11月21日晚,长清校区学生党员重点培养对象培训班第六次培训在综合教学楼C区335教室举行。组织部李纪岩老师主持,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团总支副书记、08级辅导员刘海江老师在长清校区为培训班学员作了题为“大学生党员更应重视自己社会中能力的培养”的报告。
此次培训,是我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的重要举措,针对我校学生党员重点培养对象进行党性的教育和培养。报告中,刘老师结合自己多年学生教育管理经验,紧贴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就大学生党员如何认知自我,如何提高综合素质,更好适应社会等问题作了详尽深刻的阐述。
刘老师首先提出面对当前的社会形势和时代要求,大学生党员应当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并结合同学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指出大学生在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他认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对于完善自身素质、构建健康心理、提高业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表现。报告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员群体的构成,明确了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与党员双重身份的综合体,在社会生活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大学生党员不仅在学习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要在社会能力培养方面体现自身的先进性。
其次,刘老师重点指出大学生党员群体自身存在理论素养不高、党性修养欠缺、入党动机的实用化和功利化倾向、以成绩至上、模范带头作用不突出等方面的问题。他肯定了大部分大学生党员在日常工作中的积极态度和扎实作风,但认为仍有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并没有从党性角度看待自身与工作,好大喜功,浮夸风盛行;视野狭隘,只局限于某一点,排斥他人的建议,对社会生活的看法缺乏理性。刘老师进而强调学生党员要正确地认知自己,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时时保持谨慎,克服工作中的缺陷,讲求奉献,形成模范的感召力。他提倡,大学生党员要学习工作两手抓,对待工作要充满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把组织的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最前面。
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当前大学生素质状况,刘老师鼓励在场学员积极增强思想政治方面、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树立强烈的党员意识和责任意识。他强调,大学生党员应当拥有迅速和高效适应工作的能力。指出在任何场合都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恪守职责;把工作做全做细,勤于记录,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彰显自己的专业背景,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用心工作,勇于承担责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处理人际问题;注重礼仪,文明工作。
报告最后,刘老师警醒在场学员要纠正两个错误认识,即明确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并不是万金油和培养社会能力并不是提倡勾心斗角。他勉励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全面发展,锻炼各方面能力,把大学作为起点,让梦想起航”。
刘老师的报告幽默诙谐,使在场学员提高了对自我和未来前景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学习工作的方向,树立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目标,在学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