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校本部教学一楼1313教室座无虚席,生命科学学院在此为院内学子们举办了一次精彩的博导讲坛活动。讲坛邀请到了我校动物学博士生导师、前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主任艾洪滨教授为同学们做学习交流报告。活动由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洪松老师主持。
首先,王洪松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艾洪滨教授的研究领域、承担课题及主要成就等,随后详细介绍了艾教授的人生经历。艾教授经历的的既艰难坎坷又成果丰硕的一路,深深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激发出同学们对于科学领域的求知欲和求胜心。接着,艾教授就生命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为同学们做了精彩演讲。他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生命科学专业的主要学科,并依据自身学习经验和理解将其划分为形态性学科和机能性学科两大类,使同学们对于专业学科有了整体把握。然后,他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经历,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就两大类学科的学习方法分别向同学们做了介绍。在讲到机能性学科的学习方法时,他建议同学们从概念、原理、根据、意义四方面理解某生命现象的本质。最后,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几点两大类学科共同的学习方法,并对于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能够“带着问题学、随时随地学”,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学术水平,同时要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最后,艾教授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典型问题,解答了同学们一直以来在学习中的困扰。同学们通过此次讲坛收获了珍贵、有用的学习方法,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为今后的学习、科研道路奠定了基础。
艾洪滨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消化机能的中枢调控机制(神经生物学)、心电信息学以及脊椎动物比较生理学等领域的研究。1996年完成省科委课题:“心电时域频域分析用于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 ,专家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他于1993年在英国Coventry大学作访问学者进行心脏电生理研究1年;同年被评为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996年去香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1999 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进行心脏电生理研究1年。近年来已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大鼠浸水应激性胃粘膜损伤机制的研究” 一文,被美国BA收录 ;“正常小鼠高频心电图时域值和功率谱的研究”一文,被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评为优秀论文收入全球信息网并入选《中华优秀科学论文选—医学卷》;“家鸽和小鼠宽频带心电图的比较研究”发表于国际SCI刊物《Comparativ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著作有《人体解剖生理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