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下午,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形势政策研讨学习会在办公楼三层会议室召开。学校纪委书记初乐娟出席会议并讲话,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李爱华应邀为大学生骨干做形势政策分析报告,机关党委、宣传部、团委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学校2012年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校学生会及各学院学生骨干代表参加学习研讨。会议由校团委副书记李梦遥主持。
会上,校团委副书记史志远同与会人员一起认真学习了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关于钓鱼岛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对日本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表示了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表达了中国青年和青年学生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拥护我国政府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所采取的一切必要措施和正义行动的立场与决心。
李爱华就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做了形势政策报告。他全面回顾了钓鱼岛问题的历史演变和复杂背景,阐明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这些岛屿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从资源状况、战略地位、政治需要等维度,分析了日本企图争夺钓鱼岛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提出青年大学生应如何理性分析钓鱼岛争端、如何理性选择爱国热情表达方式。报告资料翔实、事例生动,思想深刻、富有新意,对青年大学生更好地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新趋势,全面正确地理解党和国家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讨交流环节,同学们发言踊跃、气氛热烈。音乐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院研究生会主席郭海明在发言中表示:作为青年学生,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决不容许任何国家染指中国的神圣领土,坚决拥护我国政府在处理钓鱼岛事件上的严正立场和正确决策。国际交流学院2011级2班团支部书记韩文慧针对近期个别城市出现的非理性的抗议活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说:“爱国需要激情,同时更需要理性。越是在国际形势复杂的时候,我们越有责任冷静理智地表达爱国热情,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意愿。”生命科学学院2011级生物技术专业2班班长刘新表示,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作为学生最有效的抗议表达就是在思考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增长本领、在坚持中实现理想,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国的实际行动。
初乐娟在讲话中对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组织形势政策研讨学习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对复杂环境下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她对青年大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全面理解和坚决拥护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政府一定能够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好中日关系,有力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二是冷静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安全稳定是维护好、发展好同学们成长成才根本利益的关键所在。在关系稳定大局的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清醒,切忌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不参加未经允许的非法集会和游行,这就是一名优秀大学生应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和爱国精神的根本体现。三是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中国的核心利益和根本利益就是繁荣和统一,是发展中国,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作为学生党员、学生骨干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努力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练就过硬本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升综合素养,为将来走向社会、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按照团中央、团省委的工作部署,为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学校团委组织开展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本次形势政策研讨学习会的召开,旨在帮助同学们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大学生骨干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通过学习研讨,同学们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新趋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党和国家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冷静、清醒、理智的分析当前形势,合情、合理、合法的表达爱国热情,更加努力学习,更加勤奋工作,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