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电信天翼•飞young梦想”2013年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会在校本部教学三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报告会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明办、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山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学生联合会联合主办,山东师范大学承办。团省委学校部部长郑思洁参加活动,学校党委宣传部、团委、中国电信历下分公司校园中心负责同志,有关学院团总支书记、辅导员和300余名同学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采取面对面访谈的形式,来自教育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政治与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心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6支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分成4组上场,从不同角度汇报分享了他们的实践收获和感悟经验。

一封来自贵州山区小学校长的感谢信开启了教育学院“远行支教团”的温情访谈,信中贵州省赤水市开训蓝天爱民小学校长袁勇对我校大学生暑期支教给予了高度评价。教育学院远行支教团由吴晓玲、薄海两位老师及16名队员组成,他们远赴贵州进行了为期22天的支教,在贵州省赤水市凯旋蓝天爱民小学和赤水市团委设立了社会实践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支教团代表回忆了与大山里孩子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从初到时遭遇的冷遇和通过努力受到肯定和欢迎,从刚开始上课的枯燥和呆板到及时调整课程计划,实施领域式教学后激增了近四倍的学生数,都一一体现着同学们对本次支教的用心和投入。真挚的情感、无私的奉献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发挥专业优势,实践调研接地气。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科技之星”赴蒙阴党员先锋队和政治与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大学生党员党史宣讲队一起和大家分享学以致用的感悟。“科技之星”蒙阴社会实践队是团中央组建的百支“信息化建设专项调查”服务队之一。队员们顶着接近四十度的高温酷暑,走进当地村镇的老百姓家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老百姓维修电脑,宣传网络使用知识;在云蒙湖岸边的谢庄村,队员们义务修理村委会电子阅览室的电子设备,帮助村干部学习使用远程教育、网络视频、网上营销等现代化的电子办公方式,帮助当地建立和整理文化阅览室。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大学生党员党史宣讲队整个暑假都在中共山东省党史陈列馆义务讲解,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每人每天至少接待3批观众600余人。其中一名讲解员在一天之中接待1400多名观众,下班时,她的嗓子都破音了。队员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为群众们讲解党的光辉历史,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来。

充分调动青年业务教师力量,结合科研项目和课题,将高校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包玉香作为经济学院“青春厉行”实践队的带队老师接受了访谈。她提前近两个月指导学生设计调研问卷,做好社会实践的各项专业准备,并全程参加了暑期实践。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实践队在沂源对当地六家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发放了400多份的问卷,形成了4万多字的调研报告,为当地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最后上场的两个实践队从社会实践的技巧角度和大家进行了交流。心理学院“绿丝带”新精神卫生法普法宣讲团在济南、青岛、潍坊、淄博、烟台五地进行了为期四十天的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宣传宣讲、参观学习、调查访谈、志愿服务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在潍坊、青岛、淄博三地区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绿之韵”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展了志愿服务、社会调研、敬老献爱心等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网络视频、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齐鲁网、华东网、中国大学生信息网等网站媒体进行了报道。现场观众为他们认真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所鼓舞,纷纷表示,社会实践也是一个大课堂,要踊跃参与其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今年暑期,学校继续组织开展了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宣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了团中央关于“我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成才报国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取得了扎实成效。全校95%的在校生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其中153支校级社会实践队和370支院级社会实践队通过团队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教育网、中国共青团网站、中国青年网、齐鲁网、山东学生工作网站以及服务队所在地新闻媒体2000余次报道了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