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迎战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5月15日上午,学校在校本部教学三楼报告厅举办模拟答辩会,对即将代表学校参加全省决赛的10支团队进行现场问辩,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教务处处长安利国、科技处处长毕华林、社科处处长万光侠、研究生院院长满宝元应邀担任答辩会评委,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院长王传奎、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颜春杰、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刘金凯、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克刚、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吕洪宾、心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爱芳等参赛团队学院负责同志、团总支书记、辅导员老师、指导教师及学生代表300余人现场观摩了答辩会。答辩会由校团委书记李梦遥主持。
答辩会按照正式比赛规程进行,分为团队陈述、评委提问、综合点评三个环节。在团队陈述环节中,由各参赛团队答辩同学在规定的7分钟时间内,结合PPT的展示,分别围绕自己项目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等方面展开陈述,精彩的表现赢得各位评委和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针对各团队的陈述,评委们严谨认真、耐心细致地逐一就作品内容、格式、创新点及同学们的现场表现进行点评指导,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建议。10支团队全部答辩完毕之后,所有参加活动的老师和学生观众对参赛团队的表现进行了综合点评。现场气氛活跃,讨论热烈。
现场答辩结束后,10支参赛团队在教学三楼一楼大厅内进行了作品展示环节的模拟。参赛队员们将自己作品的海报、展板、科技发明实物等进行了精心布置展示,吸引了来往同学的驻足观看。评委、老师与现场的同学们一起对参赛团队的展示作品进行了询问,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作品的内容,也提出了更多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模拟答辩会结束后,参与答辩的同学都表示获益匪浅。他们不但收获了实战演练的经验,更找到了改进的方向。他们将抓紧时间尽快修改,全力备战,争取在即将举行的全省竞赛中发挥最佳水平,赢得满意成绩。
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将于5月22日至24日在我校举办,届时将有来自全省40多所高校的160多支团队参赛。大赛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学生联合会、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我校在刚刚结束的网络初审环节表现优异,共有教育学院《本土绘本在学前儿童中的阅读推广现状及对策研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危机探究》、《教育学视野下的社会弃婴现象探析--以济南弃婴岛为例》、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海绵状石墨烯基可拉伸气敏传感器的制备》、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金纳米团簇用于快速灵敏检测脑脊液和复合维生素片中亚铁离子含量的荧光分析方法》、生命科学学院《我国手足口病原EV71病毒起源与流行动态研究》、《地衣细菌的农药降解作用及其生物活性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小型河流治理后期生态维护利益协调机制探究——以小清河及其支流为例》、心理学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融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应用模式研究》等9件作品脱颖而出,进入省赛决赛,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消防搜救机器人的设计》1件作品进入复活赛,入围作品数量位居省内高校前列。下一步团委将会同学校有关部门和参赛学院进一步挖掘潜力,调整提高,邀请更多的校内外专家为参赛团队开展系统培训和模拟答辩辅导,力争在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推动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