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团委和我校“第一书记”工作组联合开展的山东师范大学赴东明、沂南“第一书记”帮包村暑期社会实践服务活动顺利结束。由校团委2名专职团干部带队,教育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2名志愿者组成的实践队分别赴菏泽市东明县菜园集镇、武胜桥镇和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开展了为期14天的支教实践活动。辅导服务地学生800余人,授课400余节,走访学生家庭50余户,生动的授课方式和新颖的讲授内容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实践队志愿者也在支教工作中收获了成长的快乐。


初到服务地,志愿者们热情高涨,干劲十足,迅速融入当地生活,针对农村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了以音乐、美术、体育、书法、计算机为主要内容的辅导课程,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同时还开展了亲情陪伴、心理疏导、体育竞技、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在东明,志愿者们在高村小学的围墙手绘了自己原创的《新二十四孝》图,举办趣味运动会,帮助菜园集中心学校创建了校园军乐队;在沂南,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开办“身边的科学”实验课,教授孩子们制作充满想象力的手工艺品,描画美好未来,还带领孩子们一起练习花式跳绳。科学的课程安排,新颖的授课内容,活跃的课堂气氛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孩子们每一天都能收获新鲜有趣而又充实的文化知识。实践结束临别时,服务地的孩子们依依不舍,红了眼圈,给志愿者们送上自己精心制作的的折纸、信件和祝福卡片,也让志愿者们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沉甸甸的责任。

赴东明、沂南“第一书记”帮包村社会实践服务队是今年暑期学校重点打造实施的社会实践队伍,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了学校上下有关部门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学校党委组织部联合团委专门下发通知,招募选拔实践队优秀志愿者,并积极牵线搭桥,联系“第一书记”帮包村,丰富了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平台资源,提供了组织保障。我校东明县“第一书记”工作组积极联络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为实践队提供了教学场地和食宿便利,三位“第一书记”王秋亮、刘铭泉、吕瑞工作之余多次专程看望实践队志愿者,热情参加志愿者和当地孩子们的文体活动。应两处“第一书记”帮包村基础教育学科需求,团委会同教育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5个团总支严格选拔参与此次实践的志愿者,22名志愿者均为学生会、团支部、班级主要学生干部,政治素质过硬,专业水平突出,综合能力全面,展现了山东师大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为开展好支教工作,团委2名专职团干部全程带队,具体指导志愿者开展工作,5个学院的团总支负责同志也专程到服务地看望鼓励志愿者。出发前,实践队认真细致地做出了详尽的教学方案和工作预案,一方面对志愿者进行教学、实验、安全工作等全面培训,为扎扎实实做好教学工作打下基础,确保教学成效;另一方面给当地孩子们购置学习用具、文体活动用品,做好所需的一切生活工作准备,确保不给当地添麻烦。选拔大学生骨干利用暑期参与农村基层服务,也是我校团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培训内容,旨在通过实践锻炼让大学生骨干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树立感恩服务意识,锻造坚强意志品格,早日成为栋梁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