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推进实施“班团一体化”建设的通知
各学院(部)团委:
按照学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和山东师范大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围绕全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巩固和优化班级团支部、班委会一体化机制建设,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现就全面推进实施“班团一体化”建设(即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施范围
全校各班级团支部(含本科生、研究生团支部)
二、实施时间
2019年3月全面推进实施,后续长期坚持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积极争取学院党委的工作指导和支持,将“班团一体化”建设作为党建带团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问题导向。以解决基层团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着力解决团支部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发挥有限、支部功能虚化弱化、组织凝聚力不高、对团员青年的有效覆盖不够等突出问题。
(三)尊重团员主体。将激发团员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作为团支部活力提升的源泉,组织支部活动请团员青年一起设计、动议支部事宜请团员青年一起决定、开展支部工作请团员青年一起参与、考评支部绩效请团员青年一起评价,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团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
四、工作内容
(一)基层团支部在“班团一体化”建设中的基本任务
根据《党章》《团章》规定,团支部作为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班团一体化”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团结教育团员青年的核心作用,其基本任务主要包括:
1、组织团员和青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宣传、执行党团组织的指示和决议,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作用,团结带领青年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
3、教育团员和青年学习革命前辈,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努力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了解和反映团员与青年的思想、要求,维护他们的权益,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开展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5、对要求入团的青年进行培养教育,做好经常性发展团员工作,收缴团费,办理超龄团员的离团手续。
6、对团员进行教育管理,健全团的组织生活,严肃团的纪律。
7、对团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
(二)基层团支部在“班团一体化”建设中的职责目标
1.提升组织的运行活力
(1)强化支部覆盖。在巩固传统班级建立团支部的基础上,鼓励创新探索建立社团、活动项目、实验室、宿舍等各类学生团支部,鼓励探索网络建团的有效方式。
(2)做实基础团务。规范团员发展,按规范流程积极发展团员;严格团费收缴、使用,加强收缴登记、使用公示;加强团员教育管理,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争取党组织支持,做好推优入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推优入党”候选人全面考察、充分评议,形成团支部意见,并由团员大会讨论通过。
(3)完善工作制度。明确团支部及支委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建立健全团支部建设和工作的经验总结、知识传承等机制;创新开展“三会两制一课”,明确团员大会、支委会、团小组会的议事范围和决议权限,严格团员教育评议和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提高团课的参与面、吸引力;创新团日活动的形式载体,紧密结合团员学生兴趣特点进行策划设计,提高活动的育人实效。
(4)理顺班团关系。突出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结合支部实际,理顺团支部与班委会关系,发挥团支部模范带头作用;探索实行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运行、协同工作机制;完善班团工作决策机制,评奖评优、人员推荐等重要事务须经支委会通过,由支部团员大会决定。
2、提升工作的开展活力
(1)明确职责功能。落实上级团组织要求,根据支部特点,明确支部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团建团务、思想引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网络宣传、文体活动、互助帮扶、推优入党等方面);强化品牌建设,继承本校本院本班级优良传统,建设团支部工作品牌项目体系,谋求特色发展。
(2)做好新媒体工作。加强支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发挥新媒体在思想引领、舆论引导、信息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学校、学院工作,科学设置主题,引导和鼓励团员学生为促进学校发展、优化自身成长环境等建言献策;推动每名支部成员成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在网络中积极发声,传播和弘扬正能量。
3.提升团员的参与活力
(1)扩大支部民主。按照团章规定,保障团员权利、按时定期换届,基层团支部一年换届一次,学生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一年;团支部换届实行差额选举,支部书记不指定候选人,通过公开竞争、民主选举产生;保障团员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强化支部成员对工作开展、推优评奖等事务的话语权。
(2)合理设置支委。在传统的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成员设置基础上,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工作实际需要,改革支部成员构成,可与班委会成员一体化统筹设置,适当增加实践委员、权益委员、纪检委员等委员设置和数量,并可面向创新创业、职业发展等领域设置委员;厘清工作职责,明确支部委员会、支部成员在支部职能履行和工作开展中承担的具体责任。
(3)联系服务团员。加强支委与支部成员的联系,关心困难同学,及时了解、积极反映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利益诉求,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鼓励支委或支部成员与各类困难同学进行结对,通过服务贴近同学、团结同学、引导同学、赢得同学;创新服务方式,做好学校、学院党政和上级团组织联系同学的桥梁纽带。
请各单位逐步落实“班团一体化”推进工作,请于5月初、10月初填写《“班团一体化”建设情况进度表》(含电子版、纸质版)前报送至校团委,各学院团支部“班团一体化”建设落实情况将作为“五四表彰”“红旗团委”“十佳团支部”等有关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的重要考评依据。
联 系 人: 王聪
联系电话:82982
共青团山东师范大学委员会
2019年1月10日